(一)我国的国家性质
1.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
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4.人民民主专政是争议的事情
5.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
【导读】在复习本考点时,首先要掌握我国政府有关人权的观点,其次,还要学会分析西方少数国家提出的所谓“人权高于主权”的观点错误所在。
(二)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导读】本考点是高考频考点,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考查的重点是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的监督权等内容。
【试题举例】(全国)
从2005年开始,一个名为“公共预测观察”的志愿者团队每年向若干中央部位和许多地方政府提出查看预算的申请。近几年每到“两会”期间,社会公众都会对政府预算公开问题给予极大的关注。2009年底,国务院提出争取3年内实现向社会公开全部部门预算。社会公众要求政府预算公开体现的公民权利是()
(1)了解公共事务的知情权 (3)管理公共事物的参与权
(2)对国家机关的监督权 (4)分享公共服务的平等权
A.(1)(2) B(1)(3)
C (2)(4) D(3)(4)
【答案】A
【解答】本题考查公民权利的知识,考查学生对信息的解毒和对知识的调动能力。难度较小。社会公众要求政府预算公开,体现了公民具有知情权和监督权,(1)(2)真确;管理公共失误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主题是政府,(3)不符合题意,排除,(4)说法错误,不能说分享平等权。故答案选A
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3.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导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是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复习时可有机结合起来。首先要能结合实例理解这三个原则各自的含义;其次要能够运用这三个原则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试题举例】(北京)
某高中生的下列行为中,属于参与政治生活的有()
(1)帮助居委会管理社区卫生
(2)为班级患病同学捐款
(3)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质量问题
(4)在互联网上参与交通管理问题讨论
A (1)(2) B(1)(4) C(2)(3) D(3)(4)
【答案】B
【解析】本题以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为背景,旨在考查学生对政治参与的理解。参与政治生活的核心是正确形式政治权力与履行政治义务。(1)属于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应选(2)属于思想道德问题,不是政治问题,排除(3)属于经济权利问题,排除(4)属于行使公民政治权利,参与民主决策问题,应选。
(三)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1.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
【导读】在复习时应加深对我国选举制度的正确认识。如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的特点,我国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人民应该行使选举权等
【试题举例】(山东)
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再到1:1的变化。这一变化体现了()
(1)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力更加广泛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3)选举制度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4)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有平等性
A (1)(2)(3) B (1)(2)(4) C (2)(3)(4) D(1)(3)(4)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正确认识。我国城乡人大代表所占人口比例的不断调整,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题意只涉及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问题,(1)不符合题意(2)(4)主要说明了选举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入选(3)说明了选举制度改革的原因,入选。
2.公民参与民权决策的多种方式
3.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4.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制极其意义
5.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6.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力